這一兩年 台灣越來越文藝了
從之前的巴洛克、米勒 之後又接二連三舉辦了知名畫家的畫展
最難得的是 展得都是真跡哪
近期的展覽仍然很多 除了廣告做得很大的莫內外
另一個很吸引我的 就是曾經出現在小丸子卡通中的〝下課了〞(←點我看影片)
夏卡爾的畫充滿了夢幻與愛情 看他的畫 會讓人心情很愉悅
↓ 我買的紀念品《撲克牌》,NT120
這次的展覽地點在故宮 故宮舉辦的展覽 不論是場地或是導覽人員都是有一定的水準在
這一次 原本和朋友兩個人都各租借了一支機器導覽
但是 機器導覽的內容令我們兩個都很失望ㄚ
運氣很好的我們 再很失落的同時遇到了一位導覽老師正在帶領親友團
我倆就後著臉皮跟著聽了 不是我再說 導覽老師講得真好 讓我覺得不虛此行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夏卡爾生平:
他是1887年7月7日出生,家鄉是在俄國的維台普斯克,那是個猶太貧民區。
當時猶太人在俄國受到歧視,是不准接受高等教育的;但他的母親用賄賂的方式,讓他可以繼續讀中學,學小提琴、音樂、畫畫,也因此確定了將來的人生方向。
他是個專情,也很幸福的畫家。他的一生,有兩個妻子和一個情人。
最摯愛的蓓拉於1944年感冒猝逝,之後一位英國女子維吉妮亞來照料他的生活,同時成為他的情人,而就在維吉妮亞離開夏卡爾的同年,另一個名為「娃娃」的女子走入夏卡爾的生命,成為她的第二任妻子,照顧他至終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「我只要打開窗,藍色的空氣、愛情以及花朵,便會隨她一起進入畫室。她穿著一身白衣或黑衫,有很長一段時間,她彷彿飄浮在我的畫中,引導我的藝術」─── 馬克‧夏卡爾
夏卡爾說了上面這段話 真切的表達了他對妻子蓓拉的愛意
他認為 在1923~1930年和妻子蓓拉定居在巴黎的這段生活是他「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光」
他的作品中 以蓓拉為主角的畫作非常多
↓生日(1923年)
(圖片轉載自《生日快樂~夏卡爾的愛與美》特展官網)
這次展覽就是以這幅畫命名的
內容是夏卡爾28歲生日當天 未婚妻蓓拉帶著採集來的鮮花與各式花布為他慶生
畫面中的夏卡爾幸福到身體輕飄飄地飛了起來 甚至整個頭扭轉過來親了蓓拉
顏色鮮豔明亮 給人愉快幸福的感覺 完全顯現出夏卡爾當時快樂的心情
↓我最喜愛的是他1928年畫下的《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婦》的這幅油畫
(圖片轉載自《生日快樂~夏卡爾的愛與美》特展官網)
畫面右下角是相擁的夏卡爾和蓓拉
而他們的小女兒伊達則化身成小天使穿過窗戶拿著花束獻給他們倆
畫面中充滿了幸福洋溢的感覺 幸福到連身後的樹都飛了起來
背景是法國巴黎 紅色的大地上行走的人們穿著的服飾和裝扮均是當時巴黎所流行的
但是 夏卡爾的心中仍忘不了他的故鄉
仔細觀看 仍能在鐵塔中看見不屬於巴黎的小房子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「我的故鄉,你是歡愉而又令人憂傷的!」─── 馬克‧夏卡爾
↓我與鄉村(1923-1924)
(圖片轉載自《生日快樂~夏卡爾的愛與美》特展官網)
夏卡爾永遠忘不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
這幅很有名的《我與鄉村》繪的就是他的故鄉〝維台普斯克〞
經過導覽老師的解釋後終於對這幅畫有些粗略的了解
原來 猶太人在經過誠心的禱告後 臉會變成綠色的
大牛的腦袋出現擠牛奶的婦人的畫面 則是牛也在回想過往的日子
在夏卡爾的畫中 時不時的就會出現他對故鄉的思念
小小的房舍 牛羊等動物 小提琴等樂器
甚至是在繪製結婚的場景時經常會出現的紅色蓬蓋
(猶太人的婚禮是在紅色的蓬蓋下舉行)
夏卡爾 果然是個心思細膩又念舊情的藝術家阿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和朋友看了大約三個小時 仍然意猶未盡阿 要不是因為趕時間 真想從頭重新再看一次
因為感觸很深 很想將這個深情的畫家介紹給巧ㄦ班上的小朋友
所以這個月的故事媽媽時間就介紹了夏卡爾和他的畫
原本以為大家會沒興趣聽 沒想到巧ㄦ聽完後居然跟我說他很想去看展耶
這樣 應該算是有介紹成功吧 呵呵呵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展覽真的不錯 大推 聽導覽人員講解會更有意思喔
*平日導覽時間:上下午各一場,上午好像是10:00吧!下午是2:30
*假日的導覽場次比較多,時間我沒記下,抱歉~
官網:《生日快樂~夏卡爾的愛與美》